工程造价离奇多出1800万一张盖章的空白纸惹的祸?目前警方正在调查张亮宗
本报讯
这两天,位于袍江工业区的绍兴联宜针织服饰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联宜公司”)负责人挺苦恼,他没想到该公司一张空白签名盖章纸被人拿走后,如今引发了金额达1800多万元的合同纠纷。 2004年11月25日,联宜公司通过招标,与一家建筑公司签订了一份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》。该合同的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,暂定工程造价为1600万元。 联宜公司负责人金松富回忆说,在工程建设过程中,应施工方要求,为方便办理相关业务,公司曾提供过由该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名和公司盖章的空白签章纸。结果在2006年年底,工程竣工验收结算时,承建方突然出示了一份落款时间为2004年12月20日的《补充协议书》。补充协议以“市场物价不断上涨”为由作出相应的工程调价,按补充协议的条件折算,原暂定工程价1600万的工程“升值”为3400余万元,还不包括税金在内。 金松富说,这完全是虚构协议价,以目前该企业新建工程的全部资产,包括土地、房屋和已引进的部分设备在内,还不够填平这个“升值陷阱”。事发后,他立即向当地警方报案。 联宜公司的律师应胜南称,《补充协议书》上写的“市场物价不断上涨”,经他对该时期27项建筑材料价格信息调查显示,权威部门公布的2004年11月至12月间绍兴市的建筑材料价格不但没有上涨,反而有所下跌。 而工程承建方已先行采取法律措施,要求联宜公司清付《补充协议书》规定的造价。负责承建的项目经理王某承认对《补充协议书》一事知情,他说:法律是公正的,一个月内签订出两张造价悬殊的合同“这样的事不足为怪,要知道详情只能到法庭上才能说得清楚”。 而联宜公司负责人金松富称,这起事件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,最终会水落石出。不论事情如何发展,他希望其他企业经营者都能从中吸取教训,不要随意提供空白签章纸,以免留下祸根。 |